6月9日,《中国税务报》刊登了江苏省国税局胡道新局长的《“不见面”管理的未来值得期待》的署名文章。文章着重介绍了全国税收管理改革排头兵江苏国税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其中“不见面”的税收管理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不见面”的税收管理改革也就是建立在“互联网+税收服务”基础上,税收管理全程由电子税务局线上与线下互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不见面”,就能完成各项税收管理的要求与任务。实践证明“不见面”的税收管理能够大大提升办税效率,有效推动税收共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都得到了彻底解放与松绑,征税成本与纳税质量进一步提高。然而,在“不见面”的税收管理中,一些纳税人、或者对税收不了解的纳税人,还是想着要与税务机关人员“见个面”,咨询相关税收法规和政策,但税务机关相应并没有这方面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反之,税务机关有时也需要了到现场了解纳税人的一些情况,但是,纳税人的具体信息与地址往往并不一至等等,由此,就会形成了一些“不见面”的税收管理中的“空白地带”。如何填补这些空白地带,笔者以为,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不见面”的税收管理值得税务师行业期待。
一是“不见面”的税收管理给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打开了新思路。“不见面”的是税收管理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国院“放管服”的政府行政改革中,让办事的群众少跑马路,让信息多跑网路,成为今天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共识。税收管理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依法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政策的过程中,必然要将税收的管理提升到改革的大局中。由此,才有了“不见面”管理的新举措。“不见面”的管理固然有其先进与实效的一面,但是具体到工作实践中,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见面”详谈,这就给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打开了一个新思路:税务师行业如何在这场攻坚克难的改革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与价值,更好为税收改革服务、为税收管理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也只有找准了税务师行业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打开行业发展新思路,税务师行业的发展才有新路。
二是“不见面”的税收管理给涉税服务组织和税务师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不见面”的税收管理给税务师行业带来的机遇不可多得。在现实生活中,税收作为一门专业的知识,并不为普通人所熟悉,但是税收的影响无所不在。尤其是政府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新办注册的企业商户逞井喷式的增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税收管理形影相随。从取得三证合一或是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之日起,新办企业接下来的日子与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最多可能就是税务部门了。从注册登记、税种认定、金税盘发行、专用发票领取、国税申报、地税申报、税款解缴等等,无不需要税收相关专业知识来服务与指导。税务机关“不见面”的管理,确实减少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提高了办税效率,但是,当纳税人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一个税务业内人员的具体指导和服务时,“不见面”就成了障碍。此时此刻,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一定要恰到好处的向纳税人招手微笑:“您好!您要寻找的税务专家就在您身边!”。新机遇不可多得,税务师行业当珍惜。
三是“不见面”的税收管理给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提供了新舞台。如果说,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还在为寻找发展的市场与出路苦苦探索时,“不见面”的税收管理就是为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舞台!依据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税收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税收的固定、强制、无偿三种性质,无论是市场经济或非市场经济中都是相同相通的,但具体征收活动中,发达国家的税收管理,有着一套非常高效和严格的制度,他们依据现代化的手段,非常成熟的管理着国家的税收,这其中完善建全的涉税服务组织是各个发达经济体国家税收管理的共同特征。以美国为例,美国不论是公司纳税人或是个人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时,都会聘请专业会计师或者是税务师进行申报纳税。以至与美国联邦税务局长在谈及税收管理之道时,直截了当说出管理好税收的关健是与各类涉税服务组织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可见涉税服务组织对于税收管理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现行税收改革中“不见面”的税收管理,正是这样的一种偿试、一种方向,正朝着先进的税收管理理念与制度方向推进。由此,“不见面”的税收管理,给涉税服务组织的税务师行业提供了新的舞台。
作者:万 利
2017年6月
|